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产业要闻

全产业链发力 推动生物医药创新升级

来源:原创  时间:2024-03-07  点击:336
生物医药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加大生命科学基础研究投入,避免同质化竞争,全产业链发力推动我国医药产业创新升级。

  加强基础研究,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引导医药企业开展差异化创新,减少“内卷”、同质化竞争;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完善创新药价格形成机制,稳定市场预期……多名代表委员结合行业发展的现状和遇到的困境,积极为创新药发展建言献策。他们认为,生物医药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加大生命科学基础研究投入,避免同质化竞争,全产业链发力推动我国医药产业创新升级。


  提升新药原创能力

  当前,我国医药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获批新药数量屡创新高。但医药产业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高质量创新成果少、整体国际竞争力偏弱等问题依然存在。


  “目前,国内医药行业原始创新能力较弱,靶点集中,同质化竞争严重,造成了资源浪费。同时,创新药企业面临研发投入大、风险与回报失衡等问题。”全国人大代表、恒瑞医药董事长孙飘扬表示,应完善政策措施,助力创新成果转化,增强企业信心。


  对于如何提升企业的原创能力,孙飘扬认为,医药创新需要全产业链发力。建议加强基础研究,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引导医药企业开展差异化创新,减少同质化竞争。


  针对加快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全国人大代表,国药集团国药控股党委书记、董事长于清明建议,增加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的投入,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强差异化创新、源头创新,减少资源浪费及行业“内卷”;着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激发广大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继续鼓励和发展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进一步完善药品审评审批制度,压缩审评审批时间。


  在完善监管制度方面,全国人大代表、齐鲁制药集团总裁李燕表示,在药品监管制度顶层设计方面,既要鼓励创新,又要正视我国医药产业发展的实际,在企业创新遇到问题时给予指导,避免低水平“创新”。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加强政策协同和部际联动,共同谋划综合性政策,专门性政策相互衔接,加强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综合治理。


  完善价格形成机制

  “创新药价格机制不完善,限制了资本持续投入生物医药产业以及企业从事源头创新的动力。”全国政协委员、启明创投主管合伙人梁颖宇建议,建立创新药动态报销制度,允许各地医保部门与企业商定新药支付标准。


  “完善创新药价格形成机制,有利于增强经营主体信心,稳定市场预期,进一步发挥医保‘保大病’的作用,在鼓励生物医药创新和平衡社会医药费负担之间找到平衡点。”于清明说。


  全国人大代表、康为世纪董事长兼总经理王春香建议,给予创新产品明确的价格空间,让创新型企业获得合理利润回报,更好地激励行业创新。


  打通临床使用“堵点”

  当前,创新药存在价格相对偏高,临床使用面临“入院难”“入医保难”及“支付结构单一”等问题。


  对此,李燕建议,充分考虑创新药的特点,在市场准入顶层设计和具体实施环节通盘考虑,整合解决问题。针对各地创新药挂网限价要求不统一、挂网路径不一致、创新药界定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建议医保部门规范明确新上市创新药的范围和价格规则,开通快速挂网通道,确保创新药上市后及时获得挂网准入资质。


  梁颖宇建议,鼓励创新药加快进入临床应用,允许一定等级的大医院不受药占比、次均费用等指标限制,不受医院用药目录限制,自主采购已批准上市的新药。


  在严把药品生产质量关的基础上,李燕建议放宽“一品两规”限制,通过开展药品综合评价或药品价值评估等方式,盘活新上市、高品质药品的进院渠道,促进医疗机构合理配备和使用创新药,要求医疗机构定期、系统性开展新药准入工作。


  针对创新药“支付结构单一”的问题,孙飘扬建议,大力探索商业保险,促进商业保险与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融合发展,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上一篇:一文看懂新兴产业!2024政府工作报告提及低空经济、创新药、生物制造、新兴氢能
下一篇:支持生物医药产业 生态城“有奖” 最高奖2000万元/年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