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低空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浪潮下,日前,浙江省交通运输厅、省财政厅联合发布《关于公布浙江省低空经济 “先飞区” 试点名单的通知》(简称《通知》),一场关于低空经济发展的创新探索在浙江拉开帷幕。此次确定的杭州市余杭区、宁波市鄞州区等 11 个地区作为试点,肩负着积极探索、加快形成具有浙江特色的低空经济发展路径和模式的重要使命。
《通知》围绕低空经济发展,擘画了清晰且极具前瞻性的蓝图。在低空新基建建设领域,将大力推进各类低空基础设施的科学规划与高效建设,构建起完备且智能的低空立体网络;在低空运行管理模式方面,积极探索创新管理机制,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管理理念,实现低空领域的有序、安全运行;在低空服务保障模式上,着力打造全方位、高品质的服务体系,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坚实支撑。通过在这些方面的积极探索实践,力争形成一系列具有示范意义的制度性成果,为全国低空经济发展提供 “浙江经验”。
在推动产业融合创新上,《通知》明确提出,要促进低空经济与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视觉感知等前沿领域深度融合。通过加强科技攻关,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加大研发投入,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实现 “0 到 1” 的原始创新突破,让低空经济插上科技的翅膀。同时,推动低空飞行与城市物流、农村客货邮、文体旅、农林作业等产业深度融合,挖掘低空经济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潜力,推动 “10 到 100” 的商业化、规模化应用,让低空经济真正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此外,依托浙江独特的山海资源禀赋,将低空经济与山区、海洋治理有机结合,探索形成低空服务共富的改革成果,助力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
当前,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正逐步从概念走向实践,从 “空中飞” 迈向 “落地用”。在众多试点地区中,杭州市余杭区先行一步,精心打造 “市级低空核心设施+枢纽型公共起降点+末端起降点” 三级枢纽体系,依据不同场景的需求,科学合理地布设航线。截至目前,余杭区已建成 2 个公共起降点、62 个末端起降点,开通航线 86 条,这些基础设施和航线的布局,为低空物流、空中游览等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浙南山区,温州市泰顺、文成两地携手推进浙南山区低空立体交通县域实践 “先飞区” 项目,针对山区传统出行方式不便、旅游模式单一的短板,打破县域和领域限制,积极探索低空经济赋能交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径,通过开展低空旅游项目,不仅为游客带来全新的旅游体验,还提升了山区的交通便利性,为山区发展注入新活力,探索出迭代山区治理的创新模式。
作为浙江省首个获批的 A 类通航机场,德清莫干山通用机场已形成涵盖短途运输、飞行培训、航空制造的完整产业链。短途运输业务方便了周边地区居民的出行,飞行培训为航空领域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航空制造则推动了当地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安吉则采取统一规划、分步建设的策略,大力建设直升机起降点、无人机机巢等设施,结合天子湖通用航空机场,构建起 “一主两辅、八板块、二十起降点” 的全域载人直升机基础设施网络和 “一核带三片、五点串全城” 的全域无人机基础配套设施。这一网络和配套设施的构建,让安吉在低空经济发展中占据先机,为低空物流配送、农林植保作业等提供了有力的设施保障,促进了当地低空经济的多元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