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走进中机院 > 中机院观点 > 中机院观点

森林防灭火视角下低空经济短板分析与应对策略

来源:原创  时间:2025-04-25  点击:89
直升机、无人机在森林防灭火领域运用相对成熟。从航空救援在森林防灭火过程中实际运用入手、提出使用中存在问题,并以此为例分析低空经济短板弱项,从政策引导、产业基础研究、应用场景开拓、教育培训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进一步丰富低空经济发展体系建设,有助于更多场景落地应用。

“低空经济”已提升为国家战略,应用前景广阔。直升机、无人机在森林防灭火领域运用相对成熟。从航空救援在森林防灭火过程中实际运用入手、提出使用中存在问题,并以此为例分析低空经济短板弱项,从政策引导、产业基础研究、应用场景开拓、教育培训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进一步丰富低空经济发展体系建设,有助于更多场景落地应用。


一、低空经济发展存在短板简析

森林火灾航空救援是低空经济中应急救援具体实践[8],在救援过程中,存在低空空域申请速度不够便捷,无人机续航和载重能力不足,救援直升机与无人机有碰撞风险,灭火弹等耗材费用昂贵,山林通信信号差等问题,这也侧面暴露出低空经济在顶层设计、核心技术、基础设施等方面仍存在短板弱项,具体如下。


1.1 法律法规有待完善

低空经济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但缺少稳定法律环境保障。宏观方面,构建法规政策体系进展缓慢,虽制定实施了《民用航空法》等,但在低空产业支持、空域协同管理等方面缺少系统法治建设保障。微观方面,在组织领导、安全监管、规范标准等方面仍有不足。如没有国家政府层面低空经济发展组织领导体系,仅靠国家民航局刚成立低空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协调解决跨部门、跨央地问题难度大;没有建立统一低空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容易出现“一哄而上”“不兼容”等问题。


1.2 技术短板仍然存在

目前产业链上游环节,飞行器设计与制造、轻质复合材料、芯片和“三电”等关键原材料和零部件研发不同程度存在短板,如电池能量密度不足,扑救森林腹地火情或长距离巡查时,需要频繁充电或更换电池,影响效率;自主飞行、避障和全自动化控制等还难以满足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长距离飞行需求。在中游环节,受地形、天气等影响,通信距离和传输稳定性不足,特别是在森林火灾救援现场,容易造成传输信号干扰或丢失。


1.3 保障体系亟待健全

基础建设方面,通用机场、充电储能、起降场地等基础设施,及低空飞行公共通信、导航和监视平台等飞行保障系统建设等级较低或尚未成型。教育培训方面,飞手数量和质量均需进一步提高。如无人机救援现场不同于拍摄取景,具有地形复杂多样、战术协同要求高等特点,单纯取得“培训合格证”不能满足物资运投、灭火弹抛投等火场救援需求。


1.4 市场挖掘深度不够

中国模式“低空经济”以通用航空为主体产业、无人机为主导产业,与美国以通用航空为主导“低空经济”发展格局不同。受制于技术发展局限性和成熟度,我国无人机目前主要用于低空旅游、农业和工业领域,在物流配送、环境监测、城市规划、旅游娱乐等行业领域应用程度不够。

森林防灭火视角下低空经济短板分析与应对策略

二、加快低空经济发展建议

2.1 强化政策引导力度

2.1.1强化顶层设计规划

将低空经济列入国家战略,细化制定实施低空经济专项规划、设备生产准入管理规则等,规范企业生产资格、产品管理等,避免产品无序发展。在试点成熟后,积极完善法规、空域管理、保险要求、飞行程序等,制定统一飞行救援操作流程、安全标准、数据共享协议以及与其他救援力量协调机制等,实现标准化、规范化操作,为构建全国性互通互助体系打下基础。


2.1.2 实施灵活产业补贴

低空积极初期难以见到经济效益,要发挥政府补贴催化作用,采取“国家出一点+地方补一点”相结合方式,在电力巡检、火灾应急救援等公共领域先行实施购置补贴政策,试行一段时间后,再在消费级市场试点扩大规模[13],吸引更多产业资本支持企业发展,积累人才、技术等,待形成一批核心技术企业后,逐步取消补贴。


2.1.3 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支持拥有核心技术企业做大做强,采取“国资支持+上市融资”方式为其提供资金支持,抢占国外市场,不断提高我国在低空经济领域国际地位和话语权[14]。鼓励有关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民航组织国际标准、政策制定等工作,为中国低空经济“走出去”营造好国际环境。


2.1.4 加强资源统筹协调

大型装备价格高,产权归属不同部门单位,在紧急情况下调用存在障碍,需要从国家层面明确各级牵头协调部门,制定征用社会资本计价标准,实现资源共享,最大程度发挥社会资源作用。


2.2 深化产业基础研究

在制造方面:一要加快动力源侧研究,如开发高储能电池、改进快充技术以及混合动力飞行器等,以适应侦查、测绘等不同场景续航时长要求。二要强化飞控研究,置入完善机载人工智能、场景分析等功能,并与地面通信控制相结合,增强智能避障等自主飞行能力。使用5G/5G-A、北斗等多途径通信技术,增强无人机远程信息控制和数据传输能力,解决山区、高楼等救援场景信号差等问题。三要开展材料、耗材等研究,推广使用合金、碳纤维等轻质高强度材料,提高加工精度,以最大限度减轻飞行器自身重量,提高负载能力。鼓励头部企业开展生产、并购、合作,实现产业链高效整合。


在保障方面:一是开发管理服务平台。选取基础设施完善、飞行需求较多城市作为试点,构建涵盖气象数据、基础设施、航路规划、服务审批等为一体立体交通网示范区,有关数据接入民用无人航空驾驶器综合管理平台,时机成熟后推向全国,建立标准统一、信息融合、响应快速低空飞行管控系统,以确保飞行器稳定、空中交通正常运行。二是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坚持社会需求和节约高效原则,统筹考虑干线运输机场位置等,进一步优化通用机场布局,利用现有或闲置机场融合开通无人机货运,避免重复建设。逐步建立完善卫星导航及定位设施、高速数据传输系统、大数据平台等信息化手段所需软硬件设施,加快推动垂直起降场、新能源充换电、飞行服务和专业维修站点等低空新型商业配套基础建设。三是营造创新研究氛围。鼓励企业联合高校院所、研发单位等,开展产业链关联核心技术如飞控、抗干扰、软件支撑等科研攻关。辅助采取政策奖补等措施,促使一批重大创新产品实现科研转化,以完善产业链,形成科技产业集群。


2.3 拓展应用场景范围

一是巩固相对成熟领域,尤其是无人机在农林牧渔、娱乐航拍等领域应用,确保持续领先优势,为壮大低空经济提供强大人才、产业链支撑。目前全国植保无人机保有量有20余万架,作业面积约1.42亿hm2次,一架植保无人机工作效率相当于60个劳动力,深圳消费级无人机市场份额约占全球70%,工业级无人机约占全球50%,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二是探索推广公共领域应用,这是直接推动产业发展有效手段之一,也就是政府通过购买服务、依托消防救援队伍等方式,优先在应急救援、国土测绘等公共服务领域先行推广使用低空设备,条件具备后在其他领域推行。以较为发达的美国通用航空为例,大约每五个大型执法机构中就有一个拥有至少一架固定翼飞机或直升机航空部门。每年提供120万个就业岗位,经济影响达2470亿美元。 


三是分类拓宽个人需求。继续探索在旅游景区、海滨、峡谷等特色景点开展空中旅游、飞行体验、航拍摄影等与文旅相结合低空场景,拉动经济增长[21]。如湖北省嘉鱼县打造湖北阿洛亚通用航空旅游综合体项目,依托直升机举办低空飞行观光体验活动,通过高空视角俯瞰河湖、山川和险峻地段,带来全新视觉体现和心理感受。探索共享无人机、按需航空服务等商业模式。


四是深入探索战术应用。在应用相对成熟领域开展协同战法研究,提高深度融合能力水平。如在构建分工合理“直升机+无人机+地面队伍”森林火灾扑救体系基础上,参照灯光表演形式,开展无人机集群编队控制灭火救援研究,实现少量飞手高效控制无人机轮番高效灭火,降低无人机间、无人机与直升机间碰撞风险。


2.4 加强教育培训建设

教育培训涉及人员、内容种类繁多,是低空经济重要支撑之一。从培训对象看,涉及管理人员、飞行员、无人机飞手、维修员等;从培训内容看,既包括飞行操作、设备维护、服务保障等基础知识,也包括摄影、救援、旅游等应用融合知识。从培训方式看,主要有基础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等等。


一是构建分类培训机制,以“一专多能”为目标,构建“部门专于法律许可、高校专于学科研究、职业院校专于工学应用、培训机构专于场景操作”培训格局[24],探索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在模拟实操培训中优势。比如,在森林火灾扑救现场,既有独特地形、风场影响[25],又有机群协同灭火等,这种类型培训肯定不同于平原地带,也不同于常规摄影,需要开展针对性培训。


二是构建“1+X”培训证书体系,以无人机驾照为例,目前主要包括:CAAC、AOPA、CHALPA、ASFC、UTC、COSL,除CAAC由民航局颁发外,其余均由行业协会或企业联合协会颁发。鉴于日益复杂飞行环境和不同场景社会需求等,建议将民航局培训发证作为必须条件,也就是“1”,协会等培训机构作为“X”,再根据影视航拍、农业植保、电力巡检、地形测绘等需求自行增加培训内容。


三是构建“产学研”交流服务平台。经济活力在于激发需求,需要统筹发挥部门政策优势、高校基础研究优势、企业制造优势、协会统筹优势,建议由部门牵头,组织高校、企业、协会等成立人才培养联盟和平台,开展创新创业技能竞赛、产业创新等增强应用市场吸引力,推动人才培养、技术交流、成果转化,不断提高低空经济与社会需求结合水平。


三、结语

针对森林火灾扑救中直升机、无人机等航空应急救援应用现状,我国低空经济在快速发展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通过强化政策引导、深化产业基础研究、拓展应用场景范围及加强教育培训建设等多措并举,可以有效弥补短板弱项,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未来,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和政策持续完善,低空经济将在应急救援、公共服务等领域发挥更大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作者:郝鹏飞)



上一篇:医疗物流与低空经济融合的潜力、优势、风险和未来发展趋势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