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媒体报道 > 媒体报道

南昌市新建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来源:原创  时间:2022-12-06  点击:4652
南昌市新建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总面积2030平方公里,规划期限为2021-2035年,近期目标年2025.规划目标年2035.远景展望期至2055年

  《南昌市新建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该规划明晰了新建区未来的发展定位和发展目标以及发展方向。


  项目规划范围

  规划期限为2021-2035年,近期目标年2025.规划目标年2035.远景展望期至2055年,规划范围为新建区行政管辖,总面积2030平方公里,实际管理范围总面积1489平方公里。


  从目标定位看,规划为[昌西门户]、[古韵新建]、[智创高地]、[山水新城]。


  城市地位为: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先行,大南昌都市圈发展典范区;城市职能为南昌产业集群集聚发展的新高,南昌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城市特色为赣鄱历史文化传承发展典范,南昌生态宜居魅力示范区。


  从人口规模看,预计2024年将达到64万人,2035年将达到77万人。


  总体国土空间格局

  构建“两带环抱、一核引领、中轴驱动、六区发展”的空间总体格局,其中两带环抱为鄱湖-梅岭生态功能带,滨水生态景观带;一核引领为城市发展核心;中轴驱动为城镇发展主轴;六区发展为城市发展核心,都市休闲田园,特色农业生产,农旅融合发展,现代农业主产,鄱湖生态保护区。


  定义为昌西门户,融入大南昌都市圈,将新建区构建为南昌市西进区域融合的先行区,策定四大协同战略,分别为生态共育共保、产业合作共荣、交通互通互联、功能共享互补。


  其中生态共育共保为,保障环鄱阳湖地区生态安全,承担大南昌都市圈“两肺”重要作用,承接南昌市重要生态片区的协同保护;


  产业合作共荣,协同发展环鄱阳湖地区生态保护型产业,承载大南昌都市圈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地,重点协同南昌产业定位协同实现错位发展。


  交通互通互联为,建设联通环鄱阳湖地区的城际轨道网,打造连接便捷的都市圈综合交通网络.深度链接南昌市各级各类综合交通网。


  功能共享互补为,健全环鄱阳湖地区城镇发展体系,承担都市圈产业发展核心承载片区作用,承担南昌市中心城区拓展的主要阵地。


  构建“一带九廊六绿核”生态系,其中一带为鄱湖-梅岭生态功能带;九廊为以森林+水系构建九条生态保护道,提升生态要素的连通性;六绿核为自然保护区+湿地+森林公园。


  围绕都市、现代和绿色的农业发展定,构建“一带一谷五集群”农业发展布局,其中一带为,紫金大道乡村振兴示范带;一谷为以蔬菜水果种植为主的南昌绿谷;五集群为鄱阳湖沿岸稻虾特色产业集、休闲农业为主特色产业集、近郊果树种植特色产业集、油茶为主特色产业集、蕌头、花生、马蹄为主特色产业集群。


  优化城市空间格局

  构建“一心、三轴、六区、多点”的城镇等级结构,其中一心为城市发展核心,三轴为城镇发展主、南部乡镇发展次、北部乡镇发展次轴;六区为城市发展核心、西岗综合发展、现代农业示范、锦江农业发展、赣江农业发展、湖滨文旅发展区;多点为五个发展重点镇,包括联圩镇、大塘坪乡、溪霞镇、西山镇、石岗镇。


  优化中心城区空间布局,中心城区定义为“双心三轴五片”,其中双心为长堎区级中心、九望区级中心;三轴为沿武功山大道-长堎大道发展主轴、沿梦山大道-肖峰水系发展次轴、沿长富大道-新建大道发展次;五片为长堎片区、望城地区、新建经开东部片区、新建经开北部片区、九望新城。


  产业发展定位

  规划构建“3+3+X”先进制造业体系塑造产业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3大百亿级传统特色产业,包括绿色食品、印刷包装、能源建材;侧重培大百亿级新兴产业,包括数字经济、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先进装备制造;加快扶十亿级新经济产业,包括VR、5G、物联网。


  总体文化格局与城市风貌

  重点打造最具赣鄱特色的“两片多点”保护格,提升新建区在全国文化名片方面的影响力,包括海昏侯国文化片区,道文化片区。


  营造田园山水相融的城乡风貌,包括魅力都会景观风貌区;鄱湖圩洲景观风貌区;历史文景观风貌区;溪霞叠景观风貌区;西山岗景观风貌区;赣江田园景观风貌区;锦江田景观风貌区。


  老城景观风貌区

  环欣悦湖公共服务景观风貌区

  望城生态宜居观风貌区

  九望新城科创核心景观风貌区

  新建经开产城融合景观风貌区


  加强中心城区景观风貌分区设计引导与管控,打造老城景观风貌区、环欣悦湖公共服务景观风貌区、望城生态宜居观风貌区、九望新城科创核心景观风貌区、新建经开产城融合景观风貌区。


  完善综合交通体系

  完善内畅外通、绿色低碳的综合交通体系,区域互联,谋划与区域互联互通的综合交通网立体多元,构建轨道、公路、航空等多方面的立体交,城乡畅达,推动城乡高效联络,打造魅力城乡游,低碳优先,倡导绿色低碳出行,建立公共与慢行交通体系。


  其中铁路交通为四横七纵,高速公路为五横四纵,国省道网络为六横四纵,城市轨道交通为五条轨道线路,包括5号线、6号线、7号线、8号线、9号线。


  慢行空间为建设与城区用地功能相契合的步行网络,建设与城市客运交通衔接的非机动车系统,打造独具魅力的区域慢行系统。



上一篇:深圳:大力培育发展“20+8”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
下一篇:汉中市推动油菜产业全链条高质量发展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