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郊汽配城转型成为中关村军民融合产业园 海淀区同时发布《中关村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规划方案》
12月21日,中关村军民融合协同创新论坛暨中关村军民融合产业园正式启动,这是我区紧抓发展机遇,积极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构建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体系,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重要举措,标志着海淀区军民融合工作又迈出了重要一步。部队领导,副市长隋振江及北京市经信委、中关村管委会领导,区领导崔述强、于军、吴祖安、孟景伟出席活动。
此次活动由海淀区委区政府、北京市经信委、中关村管委会联合主办,区委书记崔述强代表三家主办方在致辞中表示,海淀区作为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布局的重点区域之一,具有丰富的军地资源优势,为海淀区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次在原西郊汽配城建设军民融合产业园是海淀军地联动、协同创新,构建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体系的有益探索与尝试,同时也是疏解非首都功能,构建“高精尖”产业结构的一项具体举措。下一步,海淀区将进一步创新军民融合形式,拓展军民融合范围,提高军民融合层次,将以军事需求为引领,培育中关村军民融合特色产业集群;以产业园区为载体,打造中关村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以人才培养为抓手,夯实军民融合发展的人才基础;以政策制度为保障,加大对军民融合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的扶持力度,积极打造中关村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
在论坛环节,海淀区委区政府发布了《中关村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规划方案》,部队领导、企业和中关村军民融合产业联盟代表做了主题发言。《中关村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规划方案》显示,中关村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将通过构建“一体三园”的军民融合创新模式,促进“民参军”,推动“军转民”,将建成以北理工军民融合创新园、中关村军民融合产业园、玉泉慧谷信息安全产业园等“一体三园”为核心的军民融合产业空间布局,吸引高端企业聚集。
在市委市政府支持下,海淀区委区政府积极贯彻《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疏解非首都功能,有序腾退西郊汽配城816间商户,疏解4000余人,并在此基础上建设中关村军民融合产业园,构建高精尖产业结构。产业园启动当日,信威通信等多家企业代表签约入驻意向,60余家企业开展了军地项目对接活动。
部队领导表示,要以中关村军民融合产业园建设为契机,拓展深化与海淀区的合作,积极优化海淀区军民融合发展布局,促进海淀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更高层面实现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
隋振江指出,当前,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也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北京市将从支持军工科研院所转制,加强地方配套服务;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协同创新体系与首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相结合,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军民深度融合步伐,推动国防科技工业能力提升和首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海淀区委区政府会同北京市经信委、中关村管委会将低端产业腾退出的空间用于军民融合产业园区的建设,积极推动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加强服务平台建设,在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上起到了示范作用。希望部队一如既往支持军民融合产业园的建设,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